发布时间: 2021-12-30 浏览量:4721次
颁 布 令
2017年,本公司颁布了《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RSJS-2017-002)》,并于厦门市同安环境保护局(现为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备案。现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予以修订、颁布。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实行)》(环发[2015]4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强化事件管理责任,明确事件处理中各级人员的职责,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各部门必须组织员工认真做好学习、演练工作,依照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的规定,每年至少组织演练一次,使各项应急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目录
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为正确应对和有序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健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于2014年编制了《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版);并于2017年进行了修订,编制完成了《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RSJS-2017)。时隔三年,企业内部环境风险源、应急资源发生一定变化,为更全面的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决定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编制了《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RSJS-2020-03),从而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保障环境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修订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
(1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
(1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实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2011年;
(13)《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22号,2012年;
(14)《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15)《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
(16)《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修订;
(17)《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2014年4月;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6)《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
(7)《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环办[2014]33号);
(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国家重特大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
(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 140;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1)《厦门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4;
(2)《厦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5年修订版)》,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
(3)《厦门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厦门市环境保护局,2008;
(4)《厦门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厦门市环境保护局,2014;
(5)《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套轻量化无内胎钢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丹东轻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0月;
(6)《关于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套轻量化无内胎钢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厦环监[2010]97号),2010年11月4日;
(7)《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版);
(8)《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7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中突发环境时间分级标准,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⑤ 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⑥ 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⑦ 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4)一般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①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② 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③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④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⑤ 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⑥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原则并结合企业特点和周围环境,由高到低分为一级(区域级)、二级(厂区级)、三级(车间级),分级依据及各级具体事故类型详见表 1.31。
突发环境事件情形 |
具体事故类型 |
|
一级 (社会级) |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污染超出公司范围,且难以控制,须请求外部救援。厂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厂区所在区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消防等有关部门。 |
①厂区火灾爆炸及引起的次生/衍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蔓延至厂区外。 ②污水大量泄漏至厂区外。(泄漏量:500L<Q) |
二级 (公司级) |
需要公司与各部门应急组织机构协调处置,在厂内对所发生的事故能及时消除。同时,事后再上报厂区所在区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消防等有关部门。 |
①表面处理废水或污水处理站废水厂区内大量泄漏(泄漏量:10L<Q≤500L); ②危险化学品仓库容器桶破裂,导致厂区 内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泄漏量:10L<Q); ③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导致生产废气非正 常排放。 |
三级 (车间级) |
一般污染事件,可在公司范围内迅速消除影响的污染事故。事后立即报告公司或所在地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部 门。 |
①表面处理废水或污水处理站废水少量泄漏(泄漏量≤10L),泄漏液控制在车间内; ②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容器桶破裂,导致发生少量泄漏(泄漏量≤10L),未对厂区其他部门造成影响。 |
备注:事件分级依据来源于附件10: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
本预案适用于在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范围内年产150万套轻量化无内胎钢圈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日常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救援、抢修、救护等。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要求员工在紧急状态下首先避险和自救,重要性排序为:人员、环境、财产、工作进度。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紧急状态发生后,各部门不仅要完成本部门应急任务,而且要听从指挥,以大局为重,加强联系和沟通,相互配合,提高应急的整体效能。
(3)信息准确,客观公正
加强联动,信息共享。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完善环境应急监测网络,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和专业救援力量的作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紧急状态发生后,各部门要快速收集信息并准确地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对应急指挥中心发布指令的执行情况及时准确的反馈。
(4)科学预防,高效处置
追踪环境应急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日常准备工作,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由于企业环境风险源、应急资源发生一定变化,本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是在原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编,本预案包括了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是针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或物质制定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综合应急预案是总体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企业可能发生应急事故的岗位的具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厂区内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的具体预案。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完善。
公司内部应急关系如下图 1.61。
图 1.61 公司内部应急关系图
《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厦门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厦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厦门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厦门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安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厦门市同安区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是市区级应急预案在企业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位于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二环南路 199 号,当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能够控制在本厂内、或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本厂能够处置时,将启动本厂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当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会危害到周边的居民或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单纯依靠本厂的能力无法控制时将向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求助,请求支援,在这些外部单位介入本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时,各应急组织单位将无条件听从调配,并按照要求和能力配置应急救援人员、队伍、装备、物资等,提供应急所需的用品,与外部相关部门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外部应急预案关系图见图 1.62。
为切实履行好本公司应急职责,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工作组由抢险抢修组、
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 5 个小组组成。主要人员分工情况及联系方式详见表2.2。
2.1.1 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是根据公司的管理结构特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成立的非常设机构,为公司应急组织的最高指挥机构。
公司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组成,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和生产总协调担任,抢险抢修组长由生产部课长担任,疏散警戒组长由管理课课长担任,通讯联络组长由安环部副经理担任,后勤保障组长由资材课课长担任,医疗救护组长由生计课课长担任。
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总指挥、副总指挥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的职责如下:
①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
② 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③ 负责组织各救援小组的实际训练等工作;
④ 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⑤ 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⑥ 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⑦ 向公司、当地政府和邻近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⑧ 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⑨ 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⑩ 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2.1.2 应急成员组机构及职责
公司根据需要组成各现场救援小组,其具体成员及职务见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各组职责如下 所示:
(1)抢险抢修组
①接到通知后,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品,迅速赶赴现场,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堵漏、切断事故源;
②对火灾事故采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对其他具有火灾性质的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对泄漏事故,应用冲洗稀释等方法降低毒物的危险程
度;
③配合上级部门派来的救援和抢险人员对现场进行救援;
④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派出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尽可能减少损失;
⑤科学做好警戒、灭火、洗消工作,并及时汇报。
(2)后勤保障组
①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等应急物资 运送到事故现场;
②负责对事故现场转移出来的伤员,实施紧急救护工作,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 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③协助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④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组织厂区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⑤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善后工作;
⑥负责厂内装备设施的调度。
(3)通讯联络组
①确保各专业队与调度和指挥组之间通讯畅通,通过各种方式指导人员的疏散和自 救,同时做好外界的通讯联络工作;
②根据事故情况,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寻求支援,负责传递外部救援组织对公司及 公司附近区域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等工作的指令;
③组织污染事故及应急行动的信息收集工作;
④负责联系各应急小组负责人。
(4)医疗救护组
(1)负责对事故现场转移出来的伤员,实施紧急救护工作。
(2)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3)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善后工作。
(5)警戒疏散组
(1)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火灾(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2)接到报警后,对厂区道路进行管制,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程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3)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组织厂区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4)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
(6)外部专家组
当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应请求生态环境局抽调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支援,为 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专家组其主要职责:
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对事发现场情况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对事态评估、 信息发布、级别判断、污染物扩散趋势分析、污染控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防护、隔 离疏散、抢险救援、应急终止及污染损害赔偿等工作提出建议,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当总指挥不在岗时,由副总指挥履行应急指挥职责,副总指挥不在岗时,由被授权的工作组长履行其职责;组长不在岗时,由副组长履行其职责。
本公司设置专人(刘刚宝18965155954)负责对外联络,与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及周边企业之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统筹配置应急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能力时,应急指挥部应果断寻求外部力量支援,企业周边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方式见表 2.31。
单位 |
电话 |
|
消防 |
消防大队(火警) |
119 |
厦门公安消防支队 |
5302222 |
|
同安区消防大队 |
7067119 |
|
环保 |
环保专线 |
12369 |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6195110 |
|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污染控制处 |
5182658 |
|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
5182600 |
|
厦门市环境执法支队 |
2272800 |
|
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 |
7221381 |
|
安监 |
厦门市应急管理局 |
2035555 |
厦门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 |
2699967 |
|
同安区应急管理局 |
7316126 |
|
公安 |
厦门市公安局 |
2110170 |
医院 |
厦门同安博爱医院 |
7578866 |
同安区卫生监督所 |
7122569 |
|
厦门市中山医院 |
2292201 |
|
一七四医院 |
6335500 |
|
厦门市第一医院 |
2137275 |
|
卫生 |
厦门市卫生监督所 |
2667600 |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3693333 |
|
其他 |
劳动保障 |
12333 |
同安区工会 |
7894688 |
|
同安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7022661 |
|
坂尾村 |
7251236 |
|
沟墘村 |
7215968 |
|
梧侣村 |
7201567 |
|
下边村 |
7201567 |
|
周边单位 |
菱铁(厦门)机械有限公司 |
6222505 |
厦门永福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7101333 |
|
厦门市永福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7777121 |
|
厦门协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7269282 |
|
厦门恒兴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
6257109 |
企业应加强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目标监控,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本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各级人员环境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环境安全教育制度、环境安全检查制度等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明确规定必须落实的环保措施,实现全过程、全天候、全员的环保管理。
本公司定期研究分析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隐患,研究制定解决或控制方案;公司定期召开环境例会,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对重大隐患的防范及整改情况进行督察。
公司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卫生教育实施细则》、《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环境安全隐患分级规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停电及发电机使用操作程序》、《停水事故的应急操作规范》、《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等。
本公司实行各区域每日巡查制度,对各危险源点、容易产生污染事故的环保设施进行监控。
本公司定期对厂区涉及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排查。排查方式采用现场巡查、自动监控、专人监督等。在排查过程一旦发现异常时,立即汇报上级主管,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1)在线监测仪
企业针对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等应急事故,设置了在线监测仪器,预警设备一览表见表 3.21。
预警设备 |
控制区域 |
数量 |
预警值 |
预警条件 |
视频监控 |
围墙及大门 |
32 |
/ |
厂区生产异常时,由监控人工进行预警 |
一期厂房 |
6 |
/ |
||
二期厂房 |
11 |
/ |
||
可燃气体探测仪 |
化学品仓库 |
2 |
可燃型≥25% |
当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临界点时,发生报警信号 |
水质在线监测仪 |
生产废水 |
2 |
COD≥500mg/l 氨氮≥45mg/l |
监测超标时,发出报警信号 |
(2)现场报警
场区采用移动电话和公司内部电话联系,可实现现场及时报警,并通知全场。
(3)现场巡查
公司轮班人员每天定期对配料车间、生产车间、喷漆房、天然气管道等进行现场巡查,定期对设备、工艺状况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时,立即汇报上级主管,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公司每年组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应急工作组培训和应急指挥人员培训等培训活动,每年开展应急演练,详见“8.1 应急预案演练”。
公司建立完善的突发环境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包括内部接警、上报和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见附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救援队伍在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统筹安排下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
3.4.1 废水污染事故预防措施
为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和杜绝事故性废水排放,公司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公司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表面处理车间废水、喷涂废水和员工生活污水,分别经已建的污水处理站和化粪池处理达标后,再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公司设污水处理站,对表面处理废水进行分类处理。
(3)表面处理车间安排有专人对储槽和管路进行定期检查,对出现陈旧腐蚀现象的储槽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4)酸洗废水、喷漆废水和综合废水由专门管道排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分类处理。
(5)表面处理车间的地面进行防渗漏防腐处理,以防止电镀废水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6)管理人员每天巡视储槽、管道有无泄漏。班组巡检人员按照需要设置巡检位置和路线进行定时巡检。
(7)应设置事故应急池,对泄漏废水及时引入其中,防止外排。
(8)确保重要设备设施、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呼吸阀)齐全,定期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3.4.2 废气污染事故预防措施
(1)设定巡检制度,对工艺废气处理设施定期巡检,1 天/次,并做好记录。
(2)制定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运行控制,防止因失误操作而导致废气事故排放。
(3)项目表面处理车间已建酸雾废气处理设施,用于处理酸洗工艺产生的盐酸雾废气,定期对酸雾净化塔的喷淋液浓度进行及时调整,以保证各废气的处理效果。
(4)当集气罩风机出现故障不能对产生的酸雾进行正常收集时,应及时修复;若短时间不能修复,应停止工件上挂。
(5)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盐酸雾做常规监测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范事故性排放发生,并定期向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报告监测结果。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每年一次大气采样监测盐酸雾废气。
3.4.3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措施
(1)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盐酸、氢氧化钠、油漆稀释剂、磷化液、柴油等,公司在生产车间和化应急物资储备室均备有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橡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应急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穿戴防护工作服和橡胶手套,使操作人员避免与化学品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2)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不易腐蚀的材质制造(均为罐装、桶装),定期进行检查、维护,若发现有腐蚀隐患应及时更新罐体。
(3)危险化学品仓库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建设,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对不同化学品进行分类存放,配备了相应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设专人负责。
(4)公司在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了防渗、防腐地面,防止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外流。
(5)制定安全环保工作守则和操作程序,使工人依此实施作业,以防止泄漏引起的事故。严禁在贮存场所吸烟或饮食,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6)危险化学品与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危险化学品周围留有一定的安全空地,并设有泄漏的应急贮存槽。
(7)安排具有危险化学品危害预防知识(特定化学物质作业主管)的人员从事监督管理工作。对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的工人进行了预防灾害的安全环保教育及训练,掌握安全的使用和防护方法,使其注重安全防范意识,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8)在危化品仓库外设置警示标示以及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对操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3.4.4 危险废物监控及预防措施
厂区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酸、漆渣、污泥、化学品包装物等。全部存放于危废贮存场所,而后统一交由资质单位统一回收处置。
(1)危险废物设置有独立的仓库由专门人员管理。
(2)仓间地面硬化,仓库内设置 5cm 高的围堰,防止渗漏,防止废液渗入土壤。防止废液渗入土壤和流入雨水管道。
(3)危险废物房外加贴警示标志。进出库房要由专门人员进行记录,记录存档备查。转运要符合环保规定,有五联转运单,转运单存档备查。
(4)危险废物中的化学品包装物和漆渣等使用铁桶保存。
(5)严格控制存量,当达到一定量时,及时按照危险废物的储运及保存要求(如用托盘、塑料桶盛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3.4.5 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1)公司厂房、仓库的消防严格按规定设计、施工、验收,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2)公司制定岗位、部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岗位、部门消防管理要求,完善消防安全管理。
(3)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把消防安全落实到岗位,落实消防安全的一岗双责,并层层落实。
(4)签定安全责任书,并把消防安全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编入责任书中,逐级签定。
(5)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做到定人管理、定点、定期检查(三定)。
(6)定期对仓库、生产车间,特别是原料存放处以及电线等进行检查,防止因为设备故障、电线短路等引起火灾。
(7)加强员工的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培训,特别是义务消防员要具备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
(8)做好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9)加强消防安全的检查,每月至少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一次。
3.4.6 土壤防范措施
厂区大部分地面为水泥地面,厂区周边有雨排放沟,公司周边为绿化带,一旦发生少量泄漏,为防止化学品转移造成土壤污染,企业员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用沙土吸收围堵,并及时进行转移处理。大量泄漏时,及时引流或围堵,用容器进行收集转移,再根据情况用沙土吸附。若泄漏造成绿化带或土壤污染时,厂区应及时对土壤污染事故区域进行封闭或隔离,做好周边受威胁员工的转移工作,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处理。若土壤污染范围较大,影响范围较广,则厂区负责人需及时封闭污染场所及受影响区域,防止危害扩大,等待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紧急处置后应及时开展现场清洗工作,根据土壤特性采取适当方法清除和收集现场残留物,防止二次污染。在和环保部门沟通后,制定受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措施,及时、持续地进行土壤修改工作,确保土壤各物质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3.4.7 定期培训和演练
定期进行人员专业知识、应急技能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及意识;岗位操作员工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或根据上级或公司要求进行协同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公司采用视频监控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监控形式,当通过监控视频或人工巡查发现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并通知应急办公室,部门负责人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应急办公室视情况通知相关应急工作组作好应急准备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确定预警条件、预警级别后,立即向各部门负责人、公司员工通报相关情况,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表3-1 预警条件、预警方式一览表
风险源 |
预警条件 |
预警方式 |
|
一级 (社会级) |
废水处理站 |
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导致含铅废水超标排放,废水泄漏量≥50t。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打同安生态环境局电话等 |
废气处理设施 |
车间除尘设施、喷漆废治理设施或酸雾设施故障导致废气事故排放,厂界酸雾、铅超标。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打同安生态环境局电话等 |
|
厂房 |
发生较大火灾事故导致消防衍生废水污染事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打同安生态环境局电话等 |
|
二级 (公司级) |
盐酸中转区 |
危险化学品(盐酸)泄漏,泄漏量1t<Q<8t。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 |
废气处理设施 |
车间除尘设施、喷漆废治理设施或酸雾设施故障导致废气事故排放,但可通过调节生产,可控制废气产生量,将污染控制在厂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 |
|
废水处理站 |
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导致废水超标排放,废水泄漏量10t<Q<50t。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 |
|
生产车间 |
发生火灾事故导致消防废水污染事故,可控制在厂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 |
|
三级 (车间级) |
盐酸中转区、化学品仓库 |
危险化学品盐酸和其他化学品少量泄漏事故,柴油少量泄漏,油漆及稀释剂少量泄漏事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抢险救援组 |
环保设施 |
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影响范围较小,车间内部可以解决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抢险救援组 |
|
危险废物暂存区 |
危险废物少量泄漏事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抢险救援组 |
|
固化车间 |
天然气少量泄漏事故,报警器响铃可及时切断天然气供应,将事故范围控制在车间内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抢险救援组 |
|
生产车间 |
零星小火,使用手提灭火器可迅速扑灭 |
发现人员→打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总指挥电话→抢险救援组 |
当符合预警条件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上报应急指挥总指挥,由应急总指挥发布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立即采取以下预警措施:
总指挥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范围,对应分为三级预警,分别以红、橙、黄三色表示,其中红色为一级预警属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超出厂区外,需要外界支援);橙色为二级预警属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在公司内部可解决的);黄色为三级预警属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车间岗位员工可解决的)。
应急总指挥应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可能性增大时,采取以下措施:
(1)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封闭可能受到危害的场所,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指令应急队伍进人备战状态。
(2)发布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范围、应重点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处置。
(4)指令事故部门负责人采取现场处置措施,跟踪事件发展,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解除或启动应急预案。
当预警的条件消除或各类隐患排除后,解除预警。
当发布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的上级部门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时,本公司应同时调整相应的预警级别。当已发布预警的上级部门宣布解除预警时,公司应继续跟踪事态的发展,直至确认污染危害已经消除,方可解除预警。
。
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当班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1)废水处理设施故障
当废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将污水总排放口阀门关闭,避免大量废水未达 标排放。同时根据容积情况停止进水或停止生产,将废水迅速转移至备用桶或事故应急
池。
(2)涂装车间废水泄漏事故
现场人员在涂装车间发现废水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关闭设备停止进水,如果废水少 量泄漏,应立即采用沙土吸附,清理干净现场;如果废水大量泄漏,将废水转移至备用
桶或废水收集池,在厂区污水总排放口用沙袋堵住,防止废水流出厂外引发环境事故,
同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拉起警戒线,立即通知抢险救援组进行处置工作。
(3)污水管道破损
现场人员发现污水管道破裂导致废水事故性排放时,应立即关闭污水进水口,利用 沙袋对废水进行吸收围堵,同时堵住雨水总排口,将污水引到厂区内污水处理站。若污 水大量泄漏,应立即停止生产,同时立即通知抢险救援组进行围堵,最短时间内排除泄 漏事故。
(4)废气处理设施故障
①若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各种酸雾有害气体不能够有效收集、处理而无组织排 放,应立即停止生产,避免产生新的废气。
②通知设备管理人员检查废气处理设备,找出故障,尽快维修或更换。
③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或警戒线。
④利用现场抽风机或风扇等设备,加强车间内的通风排气。
(5)危险化学品泄漏
当盐酸、油漆稀释剂、钝化剂、脱脂剂、磷化液等危化品发生泄漏时,将破损的容 器置于托盘内及时转移,现场清洗人员佩戴防毒口罩与水靴立即用沙袋将泄漏于车间地 面的废液进行围堵。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其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同 时打开应急槽阀门,以便第一时间把泄漏液引入应急池;并打开通风系统开关,降低空 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
(6)发生火灾
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采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火势太大不好控制则应 拨打119电话报警。同时转移周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进入 雨水管道时,应立即关闭雨水总排放口,将消防废水引至污水事故应急池收集处理。
针对突发环境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的差别,将响应级别分为3个级别:一级(区域级)、二级(厂区级)、三级(车间级),响应级别与事件分级对应见表 4.21。
(1)区域级环境事件
适用于发生区域级突发事件,如发生柴油、盐酸、天然气等发生大量泄漏、爆炸、火灾、废气处理设施故障等事故,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公司控制范围,对周边环境或居民造成重大影响,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的范围大、危害严重的污染事故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发生本级事故,应立即启动本公司的应急预案,并根据严重程度报告区、市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决定启动相关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政府相关部门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时,本公司应急指挥工作应移交政府指挥部人员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2)厂区级环境事件
适用于发生厂区级突发事件,适用于发生液氮、天然气、液氧、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品发生少量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影响超过单个车间范围,但可以控制在厂区范围内。发生本级事故,应立即启动企氮业的应急预案,由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相关应急响应工作组开展应急工作。
(3)车间级环境事件
适用于发生轻微泄漏,或发生小规模火灾事故,事故危害可以控制在一个车间范围内由公司部门即可完全控制的事故。发生本级事故,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该部门领导负责应急指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事件级别 |
响应级别 |
备注 |
一级(区域级) |
一级 |
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应急 |
二级(厂区级) |
二级 |
需要几个部门或公司参与应急 |
三级(车间级) |
三级 |
仅需要事故部门参与应急,可申请其它部门支援 |
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急响应流程见图4.4-1。
图4.4-1 应急响应流程图
(1)内部上报程序
三级突发环境事件:第一发现者立即上报部门长,部门长在24小时内将事故详情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二级突发环境事件:应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并同时将事故详情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如同时伴有人员伤亡,必须在1个小时内向本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应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总指挥汇报,由应急总指挥立即上报厦门市同安区生态环境局,请求支援。
(2)内部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时间以及污染范围;
②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污染源、污染对象、严重程度;
③有无人员伤害,受伤害人员情况、人数等;
④事故的简要经过及已经采取的措施;
⑤通过电话向有关单位请求支援,应详细讲明所需支援的方式及内容;
⑥报告人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⑦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内部报告要求
①真实、简洁、及时;
②应该以文字为准,情况紧急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事后需补充书面报告;
③保留初步报告的文稿;
④应急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接受信息,保持信息畅通。
(1)报告条件
若发生区域级突发环境事件,或厂区级突发环境事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时,应急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向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通报事件发生情况。
(2)报告内容
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及发生的原因;
②事件危害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受到控制的可能性,以及预采取的措施。
按要求,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列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
(3)报告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事件发生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与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本公司在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由总指挥及时调度指挥,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响应工作组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
(1)三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事件,如发生轻微泄漏,或发生小规模火灾事故,事故危害可以控制在一个部门范围内由公司部门即可完全控制的事故。发生本级事故,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应向总经理、环境工务部和事务部报告。由事发部门领导负责应急指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三级应急响应行动遵循以下原则:
①统一指挥,分工合作
三级应急响应启动后,所有行动由事发部门领导统一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定各应急响应工作组开展人员搜救、伤者救护、人员疏散与撤离、现场紧急关断、紧急堵漏、事件现场的隔离警戒、安全环保、后勤保障、记录和信息报告等各项工作。
②人员安全,环境保护
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响应行动。响应时,优先处理伤者,发现人员失踪或人员受伤,应立即展开搜救和现场救护工作,并及时联系送往指定医院救治。应急响应过程中,各小组应始终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或减轻因事件本身或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③控制为先,逐步消除
应急响应行动应首先考虑事态的控制,采取联锁、紧急关断、紧急堵漏等措施防止污染事故扩大。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则进一步解决事故影响的消除问题。
④及时报告,对外授权
确保事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当事件有新的发展、失控或事件扩大时,必须立即报告。原则上由应急中心总指挥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现场任何越级报告行为以及对外信息公布都必须得到企业应急中心总指挥的授权。
当事件失控或事件扩大,光依靠事发部门力量无法消除污染,而需公司各部门统一调度处置时,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在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到达事发现场前,先按照三级响应开展响应工作。
(2)二级应急响应
发生厂区级突发事件,适用于发生柴油、盐酸、天然气等化学品发生少量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影响超过单个部门范围,但可以控制在厂区范围内。发生二级突发环境事故,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相关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工作。
当本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整个应急组织传达应急启动指令,并立即通知各应急响应工作组到达应急岗位。由应急总指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判断事件状态、事故发展与扩大的可能性,确定应该立即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紧急会议期间,后勤保障工作组准备好交通车辆;各应急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①在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件现场人员按以下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A、现场指挥由当时最高职务者临时担任,现场应急行动按三级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当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到达后,现场临时指挥立即贯彻执行;
B、事件现场所有人应听从临时指挥的统一指挥;
②当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以及各应急响应工作组到达现场后,按以下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A、临时指挥将指挥权移交给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
B、临时指挥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汇报应急响应现状,并协助指挥;
C、各应急响应工作组组长立即贯彻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指令,带领本小组成员开展应急响应行动;
D、参与事件现场初始应对的应急响应人员回到各响应工作组,听从其组长安排。
当事件失控或事件扩大,难以控制,污染超出本公司范围,影响本公司周边区域,须请求外部救援,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并报告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或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在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或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应急办公室应急指令到达前,先按照二级响应开展响应工作。
(3)一级应急响应
发生区域级突发环境事件,如发生柴油、盐酸、天然气等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爆炸、废气处理设施故障等事故,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公司控制范围,对周边环境或居民造成重大影响,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的范围大、危害严重的污染事故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行动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当应急中心总指挥宣布一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区政府及相关外部单位发送请求启动政府应急预案的请求,并同时电话通知政府应急联系人;
②应急指挥中心在报告政府应急办公室的同时,让情报联络组通知公司各响应工作组到达应急岗位,先按照二级响应开展响应工作,应急指挥中心保持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
③ 当政府应急办公室应急指令到达后,企业应急组织机构贯彻执行政府应急指令;
④ 当政府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应及时汇报目前应急响应情况,说明需要政府支援的项目等,接受并协助政府应急指挥人员进行统一指挥。
4.4.1 监测因子和应急监测能力
公司未设置监测室,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小组应配合当地环境监测站展开应急监测。根据事故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性质,安排监测项目,并将应急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对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应急评估,为指挥部做出撤离、疏散范围、控制范围等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4.4.2 应急监测方案
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由公司抢险救援组负责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污染物种类、性质、数量、污染范围及影响程度。现场采样,由环境监测站或有相关监测资质单位负责监测,同时确定监测对象、点位、频次、项目等要求,公司抢险救援组配合提供事故现场相关资料信息并配合展开监测工作。
4.4.2 监测方法和标准
监测方法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实施。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见下表:
表 4-2 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项 目 |
序 号 |
项目 |
监测方法依据 |
大 气 |
1 |
盐酸雾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离子色谱仪 |
2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2-2009 |
|
3 |
氮氧化物 |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79-2009 |
|
4 |
PM10 |
环境空气 PM PM10 和 PM2.5 的测定 重量法 HJ 618-2011 |
|
5 |
非甲烷总烃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国家环保总局 (2003)第六篇 第一章 五(三)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 |
|
水 |
1 |
pH |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6920-1986 |
2 |
悬浮物 |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01-1989 |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
|
4 |
化学需氧量 |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1914-1989 |
|
5 |
氨氮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
4.4.3 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1)水环境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监测项目:pH、氯化物、亚硝酸盐(以 N 计)、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锌、铬(六价)等。
点位布设:废水监测选择在厂区内废水排放总口、雨水排放口、较近的沟墘村至少各设一个点。具体根据受污染河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及沿岸社会环境、企业布局全面布设点位进行排查和监测。
监测时间和频次: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取 3 个样。
监测采样和分析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和《水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
(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监测项目:盐酸雾、二甲苯、PM10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废气监测以周边环境敏感点(沟墘村、厦门新东方烹饪学校、同安工业集中区文体中心、永福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至少各设一个点,人员多的地方适当增加布点。具体根据受污染空气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及沿岸社会环境、企业布局全面布设点位进行排查和监测。
监测时间和频次:连续1 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监测采样和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3)土壤质量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土壤质量监测项目:盐酸、镍、锌、铬(六价)等。
点位布设:污染土壤周边分布进行检测,必要时对周边环境敏感点进行检测,重点在河流或水源区进行布点监测;
监测时间和频次:连续1 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监测采样和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监测数据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总指挥据此展开相关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汇报。
跟踪监测
污染物质进入周围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和降解等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
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
4.4.4 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应急监测分析方案的具体实施均是由环境监测组的应急监测工作者完成的,进入现场的监测人员应至少两人一组,实施监测前应按规定配备必要的监测防护设施和监测器械,如隔绝式防化服、防火防化服、防毒工作服、防辐射工作服、酸碱工作服、防毒呼吸器、面部防护罩、靴套、防毒手套、头盔、头罩、口罩、气密防护眼镜以及应急灯等。
进入易燃易爆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如发生大量泄漏,应急车辆在 100m 外停止,应急人员徒步进入事故现场。应使用防爆的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在火灾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为了保护分析人员并有效地实施现场快速分析,在实施应急监测方案之前,还应该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
4.5.1 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本预案中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有:涂装车间或污水处理站的储槽、水管破裂导致废水泄漏;排污管线破裂导致废水泄漏;火灾事故处置过程产生的消防废水。
(1)储槽破裂
①车间工人发现涂装车间或污水处理站储槽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停止生产,并报告应急总指挥。
②当污水处理站的蓄水池由于地震或年代久远发生破裂而导致待处理废水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利用沙袋将废液围堵,同时利用水泵将废水引流到污水收集池里。
③用沙袋或阀门将雨水总排口堵住,一边用泵将未泄漏的槽液转移至应急槽中,一边对泄漏废水进行围堵、转移,堵截的泥沙碎布则当危废处理。
④将储槽中液体转入备用桶中暂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⑤通知应急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2)排污管破裂
①车间工人发现排污管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停止生产,并报告应急总指挥。
②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堵塞,及时将泄漏液用泵抽至备用容器,若泄漏液已进入雨水管网,用沙袋对雨水总排口进行围堵,确认雨水不外排,并用水冲洗雨水管网。无法流入排污管道的应立即用布块吸附或泥沙围堵,收集到应急桶内交污水处理站处理。
③对现场进行清洗,清洗用水也要收集起来送废水站处理,处置过程中受污染的固体则当危废处理。
④对损坏的管道进行更换,对泄漏液进行吸附围堵或转移。用工业风扇加强车间的空气流通。
⑤通知应急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3)污水处理设施故障
①巡查人员发现污水处理设施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现场生产负责人,负责人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围堵,并上报应急指挥部。
②组织抢险救援组对设备进行检查、抢修,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③对少量泄漏到周边的泄漏物进行围堵、转移至备用桶中。
④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对泄漏液进行围堵,将泄漏液转移至应急池,防止其排入厂区外,同时疏散周边工作人员,对污染区进行警戒。
(4)火灾事故处置产生的消防废水使用消防水灭火后会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可通过地面冲洗水管道进入厂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
4.5.2 大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公司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盐酸雾、有机废气等。一旦盐酸雾净化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或停电时,所排放的盐酸雾废气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公司废气突发环境事件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置:
(1)车间工作人员立即关闭风机,并通知车间负责人,必要时停止生产。
(2)抢险救援组组织人员按规定穿戴防护器具对盐酸雾净化塔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3)现场人员防护措施:
①呼吸防护:车间现场人员应利用纸或衣物浸湿捂住口鼻,及时戴上防护口罩。
②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尽量用衣服遮住裸露的皮肤。
③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等。
④洗消:撤退到安全地点后,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裸露的部位。
(4)人员隔离、疏散措施:
根据现场情况,将污染源周边视为隔离区,出入口设置警戒线。当发生可能危及人生命的紧急情况时,由指挥部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撤离命令。总的原则是向处于当时的上风方向撤离到安全点。
4.5.3 其他类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4.5.3.1 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危险化学品泄漏主要为:盐酸、油漆稀释剂、脱脂剂、钝化剂、磷化液等化学品的泄漏。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手套、口罩等)。
(3)泄漏发生于存储处时,对泄漏的溶液进行回收转移,如临时存储于器皿中,及时更换破损的桶,对泄漏在车间地面的酸液采用苏打灰进行吸收中和,小心扫起、收集在塑料容器内运至废物处置场所处置。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各种危害物质应采取的措施和对应的防护及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详见下表:
表 4-3 各种危险化学品(桶装、袋装及瓶装)应急处置措施
危害物质 |
应急处置措施 |
酸类化学品 |
1.泄漏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堵截已泄漏的溶液。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2.消防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3.二次污染处置 围堵泄漏使用的砂土或消防灭火产生的粉末,使用工具铲转移至应急桶,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公司处理处置。地面残余的酸类物质采用 2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中和到 PH 值呈中性,用清水冲洗至干净;再用泵将清洗水抽至应急桶,运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 |
碱类化学品 |
1.泄漏应急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厂所处置,交由由资质单位处理。 2.消防措施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3.二次污染处置 收集后的氢氧化钠优先回收利用,如不可回收利用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公司处理处置。地面残余的碱类物质,采用 20%氯化氢溶液进行清洗中和到 PH 值呈中性,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清洗过程酸碱溶液加药量应小量多加,防止酸碱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飞溅伤人。清洗水用泵抽至应急桶,运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 |
4.5.3.2 危废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1)及时切断污染源的程序与措施
当发生危险废物泄漏时,公司采取的处置措施为:
①首先熄灭所有明火,隔绝一切火源,切断经过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附近的电源,防止发生燃烧和爆炸。
②立即用消防沙堵截已泄漏的溶液,将可能泄漏的危险废物转移至其他容器。
(2)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与措施
当发生危险废物泄漏时,公司采取的处置措施为:
①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设置警示标志或警戒线,并保持有效隔离,进行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
②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为处置原则,应急救援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危险区,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转移受伤人员,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者处理泄漏物质;
③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带,及时填堵雨水排放口确保雨水排放口处于关闭状态;
④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转移至容器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等吸附材料处理;
⑤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进行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3)固体危险废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固体危险废物(漆渣、污泥)主要发生的事故为泄漏,若发生泄漏采取以下措施:
①泄漏发现者立即通知危废管理人员;
②大量泄漏时,将事故现场划定为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或警戒线,工作人员进行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③危废管理人员立即对泄漏危废进行清扫,收集处理装袋或暂存至包装桶内,漆渣放置密闭容器内。禁止将固体危险废物直接用水冲入厂区污水管道或雨水管道;
④确认泄漏已经完全得到控制,解除警戒;
⑤分析泄漏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4.5.3.3 火灾、爆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当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产生的消防废水可能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和人员中毒事故,其应急处置如下:
(1)第一时间确认雨水排放口总阀已关闭,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通过采取堵截、围堰的方式,防止危险化学品的消防废水溢流进入雨水管网;
(2)危化品收集后,贮存于密封的桶内,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区域,对于毒害较大的危化品优先进行回收利用,如不可回用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化学物品发生泄漏引起大火或爆炸事故后,事故应急人员应引导周边人群全部撤离至安全区的上风向。
(4)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事件时,现场处置组(公司各相关部门备有应急物资,能做现场简单的救护)立即进行抢救。轻度中毒、受伤者迅速转入附近医院,高度中毒、受伤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脱离危险后迅速转入医院治疗。公司医疗力量不足时,应急小组应立即向政府部门求援,联络市内相关医院接收,组织车辆将中毒者转送接收医院,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4.5.3.4 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处置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保护工作由疏散警戒组负责进行。
①事故发生后,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疏散警戒组对警戒区入口实行警戒封锁,建立警戒区域,设立标志和隔离带,对进入人员、车辆、物资进行检查、登记,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②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③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
(2)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根据泄漏物的特性选择洗消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①物理洗消法(利用消防沙吸附后使用大量水冲洗);
②化学洗消法(主要有中和、氧化还原法、催化法等方法)。
(3)现场洗消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现场的净化工作由公司抢修抢险小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
①抢修抢险小组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毒口罩、防酸碱雨鞋、防酸碱服、防酸碱手套及防护眼镜等;
②若现场泄漏物为酸类,采用 20%氢氧化钠溶液缓慢进行清洗中和到 pH 值呈中性,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干净;若泄漏物为碱性污染物,采用 20%盐酸溶液缓慢进行清洗中和值 pH 值呈中性,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清洗过程酸碱溶液加药量应小量多加,防止酸碱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飞溅伤人。
(4)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
防治二次污染方案见下表
表 4-4 防治二次污染方案列表
二次污染 |
泄漏方式 |
转移方式 |
转移安置点 |
处理方式 |
消防沙 |
地表 |
工具铲与应急桶 |
危险废物仓库 |
委托资质单位转移 |
中和废水与稀释废水 |
地表 |
应急桶转移 |
废水处理站或应急池,应急桶 |
依废水处理工艺处理 |
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统一调度和指挥。突发环境事故时,由应急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情报联络组负责通知各应急响应工作组组长,各组长负责召集各自的组员到达指定位置;由现场负责人带领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物资由应急保障组负责分发给各救援工作小组,在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同时尽量节约,不浪费。
企业的应急物资数量详见《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由本公司环境工务部和事务部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日常管理,定期(每季度)对消耗的应急物资进行补充。当启动应急响应,即启用应急物资,根据污染情况,启用相应的应急物资。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其他的设备和器材:救援车辆、叉车、强力照明灯等。一旦需要这些设备,内部有的设备可以随时调用,不足的时候可以由应急指挥中心向外部求助。
公司常备应急物资定期检查保养,建立科学规范的登记管理制度,记录现场救援和抢险装备类型、数量、存放位置,明确其性能。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重新购置
事故结束后,将本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置措施详细记录,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防止类似事故在此发生。
一旦发现人员受伤中毒,应立即进行初步急救措施,常用急救方法详见现场处置预案。
(1)一氧化碳
①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如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盐酸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氢氧化钠
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至少15min(稀液)/用布擦干(浓液),再用5~10%盐酸镁、或3%硼酸溶液清洗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或稀醋酸)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
(4)外伤
① 一般外伤:脱离现场,清除污物,止血包扎,需要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② 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包扎,移动护送时应平躺,防止弯折,送医院治疗;
③遇静脉大出血时及时绑扎或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救治。
(5)烧伤急救处置
① 迅速脱离热源。如邻近有凉水,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
② 避免再损伤局部。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不可剥脱。转运时,伤处向上以免受压。
(6)医院救治
① 按受伤人员受伤特点,分类选择相应专业医院;
② 在专业医院救治能力相当的时候,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
③ 当伤员较多,医院救护车不能及时转移伤员时,公司可以派车协助转移。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在自身救援条件受限,无法控制事故现场时,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求援,由政府部门来协调政府救援力量。在政府应急人员到达现场前,公司仍按二级响应程序进行应急。待政府部门到达后,现场指挥立即移交指挥权,并向政府部门负责人简要汇报应急响应现状,公司的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物资情况,并协助指挥,公司所有的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物资服从政府部门的调配。
完全符合下列条件,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二级、三级应急响应由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终止时机;现场应急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现场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后期处置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一级应急响应应由区政府决定应急是否终止。
(1)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厂各级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行动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2)污染物进入周围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和降解等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
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委托厦门市环境监测站进行污染物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或达标。
(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对受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组织受影响部门尽快恢复生产。
(4)企业应急保障工作组负责对应急过程中消耗、使用的应急物资、器材进行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5)应急响应结束后由事务部负责受伤人员救治、抚恤和申报财产保险理赔。
(6)由应急指挥中心委托情报联络组通知公司各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危险已解除。
(7)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整理应急处置情况汇报材料并上报,适时发布。
(8)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1)待应急救援行动之后,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调查事故区域,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
(2)清点人数,有无伤亡人员。
(3)统计损失的主要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经济损失。
(4)清点、回收、统计消防器材的使用数量,安排专人归位或集中,需维护的进行维修。
(5)有关岗位人员做好记录(事故时间、参加抢修抢险人员、核对工具器材的数量等),整理后上报有关部门。
(6)进行事故发生地的后期现场清理,由总指挥组织专业工作小组实施,事故影响范围较大、程度较严重的,由企业总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7)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由总指挥组织有关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过程评价和总结。
评价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事故等级的判定是否正确;采取的重要处理措施与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要求;任务完成情况;出动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发布的公告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订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其他结论等。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损失情况以及事故的性质,责任班组和主要责任人,提出事故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的同时,应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并尽快将评估报告报送政府相关部门,事件发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制定改进措施。
主要由本公司总经理领导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1)维修、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2)开展恢复生产的工作;
(3)根据专家建议,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4)对应急物资进行修复、保养、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急常备状态。
(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便于抢修”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要根据人员岗位变化随时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应急指挥中心应对主要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而且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能够快速到位,协同作战。
① 组织应急训练和培训。各级应急响应组织要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训练和演习,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救援能力。
② 预案演习与维护。为了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实施事故抢险抢修,尽量减少由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定期组织预案演习。应急救援人员按职责和专业分工每年进行1-2次的事故模拟演练,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识教育,使大家具备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断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组织的整体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A、检查通信系统是否畅通无阻;
B、演习抢险现场人员是否能快捷实施抢险;
C、有关的抢险人员、器材能不能准确到位;
D、能否及时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3)24小时轮班体制,全体轮班人员在应急总指挥的指挥下成为各类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突击队,做好事故现场的初期抢险抢修处置。
公司建立了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应急专项经费主要来源于生产安全费用,主要用于应急器材维护及购置、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事件发生后的救护、监测等处理费用。公司财务要保证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及时到位。
公司常备应急物资由应急保障组进行管理,并定期检查保养。建立科学规范的登记管理制度,记录现场救援和抢险装备类型、数量、存放位置,明确其性能。执行任务前,对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进行检查,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重新购置。公司配备的应急物资详见附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企业配备应急医疗器械,医疗救护人员平时定期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医疗救护组负责落实与地方医疗卫生部门应急医疗救援协议的签订、落实急救药箱药品,急救器材的配备与更新,并组织现场应急人员与医疗急救人员定期的医疗急救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厂区配有急救药品和急救箱,具体药品及存放位置详见附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当医疗救护组无法满足应急救援医疗救护需求时,可寻求附近医院的援助和技术支持。
厂内具有较完善的交通运输车辆与人员,应急状况下均可参与救援。公司配有一部应急车辆,由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公司的调度办法执行。
公司实行24小时工作轮班,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故的准备。各相关负责人24小时开机。各岗位、人员负责维护配备使用的电话,确保完好;轮班人员认真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各应急部门主管或主要应急负责人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环境工务部。
依托厦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库,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为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不断改进现场处置技术和装备,同时与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供监测技术及队伍保障。根据环境处置工作的需要,报告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技术队伍支持应急工作。
在本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设备和经费管理与适用情况等,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是为了检验和提高厂区各应急救援单位的应变能力、救
援能力、技术协调和统一行动的能力,以便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有关部门按计划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时,应同时做好演练记录。如有条件,还应提供
相应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演练周期一般按每年一次。在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结果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总结和追踪,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演练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2)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响应程序内容是否完善,是否与演练结果有冲突之处,有否需要修订之处;
(3)应急预案相关参加人员素质是否能满足应急响应的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培训;
(4)应急响应资源能否满足,如通讯器材、消防器具等是否需要添置或更新。
8.1.1 应急演练类型
(1)桌面演练:按照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采取的行动,应急救援小组,各部门负责人及管件岗位人员参加;
(2)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行动举行演练活动,一般可在办公室进行理论演练,也可在现场进行实际演练;
(3)全面演练:针对本预案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小组应急行动能力
8.1.2 应急演练内容
(1) 公司内应急抢险。
(2) 急救与医疗。
(3) 公司内洗消。
(4) 事故区清点人数及人员集合速度。
(5) 各种标志布设及由于危害区域的变化布设点的变更。
(6) 无关人员的撤离以及有关撤离工作的演习。
(7) 应急事故向集控区环境应急办报告情况及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
8.1.3 应急演练实施
准备阶段:确定演练日期、目标、范围、方案、确定演练现场规则,制定评价人员,安排后勤工作,分发评价人职工作文件,培训评价人员,讲解方案。
实施阶段:从宣布初始事件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演练过程中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应尽可能按照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响应要求进行演示,由参演组织和人员根据自己关于最佳解决办法的理解,对事故作出响应行动。
总结阶段:评价人员访谈参演人员,汇报演练结果,编写书面评价报告,参演人员自我评价,举行会议通报不足处,编写总结报告,提出整改补救措施。
8.1.4 应急演练注意事项
(1) 在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加。
(2) 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3) 与危险设施无关的人员,如公司聘请的顾问、环保、安全监管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4) 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事故期间的通讯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②应急措施是否有效;
③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④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为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能力,所有应急组织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对周边群众应告知危险物质的危害及避险方法。
(1)相关人员培训
本预案自签发生效后,由环境工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预案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使相关人员了解预案的目的和法律依据,以及预案的组织机构和应急反应程序,明确自己在预案中的岗位和相应的职责;能完全明白针对不同事故应采用的不同应急技术及安全防护手段;能熟练掌握应急报警程序;明确各岗位人员之间在本预案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各班组、应急指挥中心、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
(2)作业人员培训
目的:使参与污染应急作业的人员了解污染应急的基本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
次数:每年至少举办 1 期培训班。
内容:包括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性能、使用与维护方法及操作技能等。
(3)管理人员培训
目的:使应急管理人员(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和各应急响应工作组负责人),具备对污染事故作出正确判断、决策和指挥能力。
次数:至少每1年举办1期培训班,可以通过参加相关部门的培训讲座来完成。
内容:相关预案的主要内容;污染事故的遏制与清除的一般知识;国内外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污染应急对策分析;污染应急信息系统在指挥污染应急行动中的应用。
(1)应急处置工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2)应急指挥中心对在应急工作中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3)应急指挥中心对应急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按法律和公司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规章制度给予表彰、奖励。
在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人事部门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要求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经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后,拒不整改的;
(2)迟报、谎报、瞒报事故;
(3)事故发生时,玩忽职守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
(4)拒不执行事故应急指挥部的通知、指示、命令的;
(5)发生事故时,没有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或者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事故蔓延、扩大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6)妨碍救援工作的;
(7)不配合、协助事故调查的。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部可以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物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量部分。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与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本应急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解释。
本次为应急预案的第三次制定,企业应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
(1)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
(2)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
(3)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在突发时间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
(6)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的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步骤 |
处 置 |
危险性分析 |
1、危险性分析:生产废水主要为涂装废水,主要包括酸洗废水、脱脂清洗 废水、酸洗净化废水、磷化清洗废水、清洗废水、喷漆废水等,废水主要 污染因子有 pH、COD、石油类、SS、氨氮、总磷、总锌等,若直接排入污 水处理站,势必会对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 2、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征兆:废水水管周边有废水滴漏,周边异味增大, 水管破损等。 |
信息报告 |
当班人员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通报。部门负责人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 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上报程序:发现者→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程序启动 |
(1) 疏散警戒组迅速协助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 限制出入,严禁烟火。 (2) 信息通报组通知周边企业和集控中心应急人员,做好撤离准备和应对措 施。 (3) 抢险救援组穿防护服,赶赴现场,采取围堵沙土覆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 (4) 应在泄漏区域用沙袋构筑围堤或引入旁边废水处理设施,防止进入下水 道或雨水沟。 |
注意事项 |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 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抢险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对人身重大伤害时,及时撤离现场人员。 |
步骤 |
处 置 |
危险性分析 |
1 危险性分析 生产废气主要为盐酸雾废气,酸性废气排入空气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造 成呼吸道疾病,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 皮肤损害。 2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征兆:厂区异味增大,员工出现头晕,想吐等不 适。 |
信息报告 |
当班人员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通报。部门负责人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 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程序启动 |
(1) 疏散警戒组迅速协助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上风向),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严禁烟火,及时通风。 (2) 信息通报组通知集控中心应急人员,做好应对措施;同时通知相关维修 人员,做好维修准备。 (3) 抢险救援组赶赴现场,切断电源,停止生产,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4) 后勤医疗组做好现场急救准备。 |
注意事项 |
(1) 进入现场应急人员需配戴相应有效的防护器具,穿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2) 在抢险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对人身重大伤害时,及时撤离现场人员。 |
步骤 |
处 置 |
危险性分析 |
1 危险性分析 危险废物主要有废酸、污泥、含油废弃物、漆渣、废乳化液、化学品 包装桶和其他废物。若危险废物泄漏这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必 须严格统一处理。 2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征兆:存储容器出现破裂,现场有危废溶液 滴漏。 |
信息报告 |
当班人员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通报。部门负责人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 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程序启动 |
(1) 疏散警戒组迅速协助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严禁烟火。 (2) 信息通报组通知周边企业和集控中心应急人员,做好撤离准备和 应对措施。 (3) 抢险救援组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赶赴现场,采取 围堵沙土覆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4) 少量泄漏时采取沙土覆盖。若溶液大量泄漏,则应在泄漏区域用 沙袋构筑围堤,防止进入下水道或雨水沟,再转移至专用收集器 内。 (5) 对污染区内中毒患者应立即移离现场。同时注意抢救人员自身防 护。 |
注意事项 |
(1)无关人员及时撤离事故区;关闭提升泵与关闭应急沟阀门应及时; (2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3)现场应急小组需至少一名监护人。 |
步骤 |
处 置 |
危险性分析 |
1 危险性分析 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当发生火灾情况时,污水处理 站还需要处理消防污水。当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生产废水和消防 废水未经处理,直接通入市政管网,会造成水体污染,严重的可能会 导致生态破坏。针对可能发生的污水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故编制本现场 处置预案。 2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生产废气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的征兆有:厂区污水处理站排水口水质颜 色出现异常;环保设备发出异常响声。 |
信息报告 |
当班人员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通报。部门负责人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 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程序启动 |
(1) 当班人员发现废水出水水质出现异常,确保厂区污水不外 排,根据情况可将事故生产废水先进入事故应急池; (2) 要求生产部门部分或全部停止生产,减少废水排放。 (3) 迅速安排技术人员查明超标原因,同时对水样进行检测:如 果是来水超量或浓度很高,应要求生产部门采取减排或缓排等措 施;如果是废水处理人员操作失误,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如果 是设备设施故障,应立即修复; (4) 废水处理人员通过调整加药量、出水量(延长处理时间)等 手段逐渐改善处理效果。 (5) 若污水处理站储槽破裂,导致污水站废水泄漏。少量泄漏时 采取沙土覆盖。大量泄漏,则应在泄漏区域用沙袋构筑围堤,防 止进入下水道或雨水沟,再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 (6) 处理后应急池回复空置状态。 |
注意事项 |
(1)出现台风或暴雨引发洪灾,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在台风或暴雨来临前,操作人员应抓紧降低调节池水位,保持储存 空间。 2)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量,使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在满负荷运行状态。 3)与检修人员保持联系,由运营部主管通知相关排污单位减少或停止 排放污水量。 (2)发生污水直排事故时,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记录并要 求予以保存。 (3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火灾、爆炸引起的次生危害: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发生火灾、爆炸时,消防废水中可能存在危险化学 品。 危害程度:公司有电镀喷漆生产,若发生火灾、爆炸时,消防废水中可能混有危 险化学品,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网或地表水环境,造成 水环境污染。 |
信息 报告 |
当班人员立即向部门负责人通报。部门负责人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 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①抢修抢险组确保雨水出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②污水处理运行人员负责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关闭; ③抢修抢险组用泵抽取消防废水储存于事故池中; ④将现残留的有毒化学品或废液收集贮存于密封的桶内,转移到安全的区域, 最终由事故善后处理组统一处置,优先进行回收利用,如不可回用则委托有资 质的单位处理 ⑤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事件时,现场救护组立即进行抢救(公司备有小药箱, 内装有应急药物,能做现场简单的救护),轻度中毒、受伤者迅速转入附件医院, 高度中毒、受伤者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脱离危险后迅速转入医院治疗。 |
注意 事项 |
①个人防护:现场抢险人员必须配备号防护装备,包括:防腐手套、防腐靴、 橡胶围裙、防毒口罩等。 ②操作注意事项:1.抢险过程中,必须注意个人的安全。2.现场消洗时,需对 现场残留的液体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或委托专业 的处理公司进行现场清洗。 ③善后注意事项:需对应急池内收集的废水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处理, 不可直接抽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油漆、稀释剂。含油甲苯等有机物(含二甲苯)。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容器破损发生泄漏。 危害程度: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 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 抽搐、昏迷。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1.泄漏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消防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盒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镜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若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
注意 事项 |
1.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 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镜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2.操作注意事项 保存容器密闭,注意干燥通风避光保存。操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 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 3.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淆。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氢氧化钠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氢氧化钠袋子/桶破损发生破损。 危害程度: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 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1.泄漏应急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 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1)氢氧化钠固体泄漏: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若有可能进入雨水管 网(下雨天时),应及时关闭雨水排放口总阀门。平时只需要使用转移容器收集 回收,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打扫干净地面。 (2)液碱泄漏: 小量泄漏:使用沙子进行吸附,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 大量泄漏:若有可能进入雨水管网,应及时关闭雨水排放口总阀门。同时进行 围堵,使用转移容器收集回收,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出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注意 事项 |
1.个人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 戴空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 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 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柴油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柴油容器发生破损。 危害程度: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污染和火灾造成环境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1 泄漏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可活性炭或其它惰 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2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自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
注意 事项 |
1 个人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经济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工具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磷化剂(磷酸)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容器发生破损。 危害程度: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 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1 泄漏应急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 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2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注意 事项 |
1 个人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 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 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 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H 发泡剂等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 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钝化剂(亚硝酸钠)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容器发生破损。 危害程度: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 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 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泄漏应急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注意 事项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 相对湿度不超过 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 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危险 性分 析 |
危险源:盐酸 突发环境事故特征及征兆:储存桶破损发生破损。 危害程度: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 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1 泄漏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 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2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 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出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注意 事项 |
1 个人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 溴)、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
危险 性分 析 |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如发生泄漏能迅速四处扩散,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扩散的气体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燃烧和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灾害。 |
信息 报告 |
上报程序:发现者 应急指挥中心;方式:电话。 责任人:刘刚宝,电话:18965155954 应急指挥中心 24 小时电话:0592-6666616 |
应急 处置 措施 |
①若天然气泄漏发生在车间内,要保持冷静,谨慎行事,切记现场不可启闭照明灯、 开换气扇、打报警电话、使用手机以及关闭电闸,也不要脱换衣服,以防静电火花引爆泄漏的气体。关闭供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 ②发布动员令,动员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防止金属碰撞,以免产生火花。 ③及时防止燃烧爆炸,迅速排除险情。应急抢险组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种火源的控制方面,为迅速堵漏创造条件。对天然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或关;对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 ④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 ⑤在初步控制中,应有人监护,必要情况下,应戴防毒面具。 ⑥待抢修人员赶来后,实施故障排除,根据实际情况,阀门损坏,可用麻袋片缠住漏气处,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换阀门。管道破裂,天然气一旦发生泄漏,排险人员到达现场后,主要任务是用木楔子堵漏。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施。 (4)医疗救护组:积极抢救人员,让窒息人员立即脱离现场,到户外新鲜空气流通处休息。有条件时应吸氧或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出现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呼吸恢复后,立即转运至附近医院救治。 (5)对进入天然气泄漏区的排险人员,戴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 (6)后勤保障组详细记录天然气泄漏的时间、地点、故障情况和修复过程。 若有人员伤亡,应详细记录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和抢救医院。 (7)应急抢险组和设备巡检人员在平时巡逻时应提高警惕,遇有异常气味时,应小心处理,同时应掌握天然气总闸的位置和关闭方法。
|
急救 措施 |
1、切断气源。立即关闭燃具开关、旋塞阀、球阀。 2、勿动电器:严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因为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如电灯、电扇、排风扇,抽油烟机、空调、电闸、有线与无线电话、门铃、冰箱等),都可能产生微小电火花,导致爆炸。 3、疏散人员:迅速疏散家人、邻居,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4、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燃气散发。 5、电话报警: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110电话报警,并向燃气公司报修中心(8113725)报告险情。
|
注意 事项 |
(1)严格按照天然气泄漏的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处理。 (2)及时与燃气公司的有关科室联系,需要切断天然气供应的一定要切断;需要天然气置换的一定要按规定置换;需要办理动火手续的一定要按规定办理,需要专业队伍维修的一定要委派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3)救援人员进入室内前,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戴上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 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屏住呼吸。 (4)针对各种可能的泄漏事故,组织编写好相关处理方案、应急预案,并做好各应急预案的演练。 (5)做好处理泄漏事故专用材料、应急消防物资、检测工具等的储备 |
为建立健全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积极应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建立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应急保障体系,结合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
本预案适用于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应对工作。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作为应对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的首要任务,切实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
(2)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加强对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应对的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公司应急总指挥部统一领导、部门配合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机制,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3)加强预警,及时响应。积极做好地下水及土壤环境质量的日常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及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加强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预警、预报工作,做到及时、快速和有效应对。
(4)公司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加强部门之间协助与合作,加强突发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增强防范和应对突发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事件的知识和意识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置。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可知,该厂原辅材料被列入国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的风险物质有:盐酸、油漆、稀释剂、柴油、氢氧化钠等。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储存情况,见表2.2-1。
表2.2-1 土壤风险物质以及污染途径
序号 |
危险化学品 |
状态 |
最大存放量(t) |
年用量(t) |
包装形式 |
事故状态下污染途径 |
1 |
盐酸 |
液 |
30 |
145 |
罐装 |
围堰防渗层破裂,储罐泄漏或泄露引发火灾状况下,含物料的消防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2 |
油漆、稀释剂 |
液 |
7.1 |
275 |
桶装 |
围堰防渗层破裂,包装桶泄漏,化学品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3 |
柴油 |
液 |
0.35 |
12.75 |
罐装 |
围堰防渗层破裂,储罐泄漏,化学品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围堰防渗层破裂,储罐泄漏发生火灾,消防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
4 |
氢氧化钠 |
液 |
1.2 |
20 |
桶装 |
围堰防渗层破裂,储罐泄漏,化学品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3.5.1环境风险单元识别”可知,该厂主要风险污染源为酸洗池X1、污水处理站设备区X2、柴油储罐X3、天然气X4、化学品仓库 X5、废气处理设施X6。
根据综合预案分析,本厂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环境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废水收集管道渗漏或破裂、污水处理站各构筑物防渗层破裂等导致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2)生产车间化学品泄漏、各危化品储罐发生泄漏,化学品未按规定收集,防腐防渗层破裂,化学品泄漏至土壤对土壤造成污染、化学品渗漏至含水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输送和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后其易挥发组分进入大气中或者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导致大气环境中有害污染物浓度在短时间内超标,污染物落地后对土壤造成污染。
(4)化学品储罐、生产车间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后消防水未有效收集,导致消防水渗漏进土壤及地下水,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参见《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执行。
目前,企业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事件已采取了部分预防措施,主要如下:
(1)防止事故污染物向地下水及土壤环境转移防范措施
①项目化学品储罐设有围堰,且已采取了防腐防渗措施,可有效收集泄漏物,防止有毒物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②地下柴油罐采用双层罐(外层为玻璃钢,里层为铁罐),布置于混凝土箱体内(防泄漏),安装有高低液位报警器,设有泄漏检测装置。
③如果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产生大量的泄漏或消防废水通过厂区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
④生产车间内设有截流沟,厂区雨污分流,雨水排放口设有切换阀门。
(2)日常管理措施
企业目前制定了一定的日常巡视制度、日常维修制度及岗位制度。日常可及时检修各生产设备、储罐及管道,保证现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检修设备及管道可有效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各岗位、工段、车间对所辖区域进行巡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
(1)发现“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污染事件”时,第一发现者立即上报部门长,部门长立即上报应急总指挥或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堵漏、围挡、截污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继续蔓延扩散。
(2)事故救援组迅速展开调查,需对事故位置、可能泄漏量、主要污染物、污染位置、污染范围等情况进行调查.
(3)分析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泄漏量及泄漏后进入地下水和土壤情况、进一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污染清除等应急措施。
(4)由事故救援组进行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收容泄漏物到安全地点。控制泄漏物后,及时对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5)应急保障组接到应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调用应急物质,包括消防沙、灭火器等赶至现场,配合事故救援组的救援工作。
(6)安全保护组应当赶往现场划定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清理现场中与救援无关的人员,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7)情报联络组接到应急指挥部通知后,应立即赶至现场,了解应急救援工作最新进展,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必要时,负责联系政府相关部门,请求协助救援。
(8)应急观测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至现场,联系有资质检测单位或环境监测站,协助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应急监测期间做好防护措施,如加篷布覆盖防雨、引流沟、围堰、警戒隔离、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土壤:按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等原则及规范设置监测点位,对土壤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品,必要时在事故地附近采样作物样品。土壤质量监测项目:盐酸、镍、锌、铬(六价)等。具体的监测因子、采样点位由现场指挥部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确定。
地下水:应对厂区内地下水及下游地下水进行跟踪监测。根据事故类型,确定监测因子;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等原则及规范设置监测点位、监测频率,需特别注意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随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具体的监测因子、采样点位由现场指挥部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确定。
(9)土壤修复工作。参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按照不同的污染物开展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土壤修复工作。采取处理工艺土壤修复技术需由专家评估组认同的情况下,报请现场指挥部同意下实施。
(10)应急保障组应根据专家评估组的建议、损害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做好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应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收集有关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损失等方面的证据和资料,做好证据保全等措施,将事件案件资料、损害评估报告等材料送交递交应急指挥中心追究相关责任。
(11)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态控制情况,宣布应急升级或解除。
参见《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5应急终止、6后期处置及7 应急保障”执行。
通过对公司现有环境应急资源和管理制度调查,可知该厂初步形成环境应急体系,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事故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但仍对现有地下水及土壤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使之满足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需要。
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故,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后果控制措施:
(1)在项目现场准备好泄漏物清理工具和盛装容器、以便在泄漏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清理泄漏物防治污染物渗入地下;
(2)准备好土壤挖掘工具和盛装容器,以便在污染物波及非硬地坪区域时能及时处理泄漏物影响的土壤,防止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下渗从而影响地下水;
(3)事故应急池收集的事故废水应尽快处理排空,减少渗漏入地下的可能性;
(4)地下水污染事故具有隐蔽性,无法及时发现,建议厂区内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以便日常跟踪监测地下水水质,及时发现、处理地下水污染事故。
在做好上述应急事故处理措施后有助于降低突发环境事故对地下水及土壤的影响程度。